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9章 客观评价 (第2/4页)
瑁忙问道:“那刘玄德既以宽仁为名,岂能杀降臣,更何况还是同宗?” 诸葛亮淡淡答道:“根源便在大公子身上。” “刘琦?”蔡瑁忽然脸色大变,瞬间似乎抓到了根本所在,浑身一震。 诸葛亮言道:“大公子献新野归顺,刘备已表其为荆州刺史,袭先主之爵,就算二公子归降,也不过是戴罪之人,彼时大公子高/官厚爵,形势翻转,试问如何自保?” “这……”蔡瑁冷汗涔涔。 他怎么对刘琦的,自己一清二楚,这几年刘琦处处被压制,暗中也各方求助,怀恨已久,到时候被他爬到头上,哪还能有好果子吃? 诸葛亮看着蔡瑁神色数变,不紧不慢又加了一句:“纵然大公子念及骨rou之情,不忍杀害二公子,但将军你……” “唉呀!”话未说完,蔡瑁便一声大叫,抱着头坐在了椅子上,竟有种劫后余生的后怕。 诸葛亮忙道:“若是在下说得不对,还请将军息怒,我这就告辞。” “慢慢!”蔡瑁赶紧抬手,擦着额头上的汗水,长出一口气,慨然道:“卧龙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当真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时候他终于明白,内心中的不安原来正是来自于刘琦,再加上他向来看不起刘备,所以心底里充满敌意。 拉着诸葛亮再次坐下,蔡瑁亲自倒茶,先自己喝了一大口稳定心绪,认真问道:“东吴形势如何,请孔明试言之!” 诸葛亮为难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