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章民情民意 (第3/4页)
茶楼属于太子妃名下,我还以为是谣传,谁知竟是真的。” “太子妃好漂亮!” “那当然,听说宠擅专房,太子为她拒纳姬妾,整个东宫就她一个女主子。” “太子是什么眼界,庸脂俗粉哪看得在眼里。” 俞宛秋有些尴尬,走也不是,进也不是,她一向很注意隐瞒身份,对大掌柜陈进业都没透露过真姓氏,到底是谁揭穿的呢? 不过现在追究这些没有意义,她很快收摄心神,向周围的百姓报以微笑,趁机给自己的店铺拉起了生意:“欢迎大家光临本店,以后店中所有收益都用来开资善堂和济慈院。” 有胆大的百姓发问:“资善堂和济慈院是干什么的?” 名字虽是顺手从现代拈来,建立慈善机构的设想在脑海中酝酿已久,并非一时信口胡诌,故而能娓娓道来:“资善堂是资助寡母,收养孤儿的地方,里面有义学,义庄和一些手工作坊;济慈院则是慈善医馆,救治那些家贫无力就医的病人,和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员,这两个地方都需要义工,希望大家踊跃报名。” “义工?” 她就知道这个现代词汇需要作注:“义工,打个比方,义学需要教书先生,可义学是不收学费的,所以教书先生也没有束修可领。他做这件事不为挣钱,而是出于义举,想要帮助那些父亲死于战场,失去了依恃的孩子。” “当然”她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等嘈杂声消失后才接着说:“义学中除了义工外,还会招募几个有束修可领的常驻人员,他们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