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外慧中_第二百四十六章祖孙同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祖孙同行 (第2/5页)

兰姨给尧儿戴上风帽,自己抱着他往外走,只让兰姨跟着进了府衙大堂,然后在东次间的帘外跪下,轻声道:“臣媳拜见陛下。”

    里面很快有声音说:“进来吧。”

    小太监永禄掀起帘子,赵延昌本来表情很严肃,待看到尧儿时,瞬间就软化了面部线条。兰姨忙把孩子抱给永禄,这次王怀安没跟来,他平时就像赵延昌的影子一样,他出现在军营,等于向所有人宣告皇帝来了。

    赵延昌动作轻柔地从永禄手里接过孩子,看得出,他真的很喜爱这个孙子,脸上仿佛镀上了一层慈爱的光辉。

    俞宛秋亲手给他斟上一杯热茶,察言观色地问:“父皇是不是打算随太子去前线?”

    赵延昌没正面回答。笑着说:“太子妃觉得不妥吗?”

    “不妥!”

    赵延昌没料到儿媳妇敢这么直截了当地否决他的计划,不过他一向是以好脾气著称——狐狸嘛,总是喜怒不形于色,不会让人轻易挑动或看穿他的情绪变化——仍然笑得温煦慈霭:“哦,为什么呢?”

    “父皇的安危,不只关乎赵氏一族,还有整个赵国的百姓,他们拥戴您,相信您能带给他们安居乐业的日子。若知道你以身涉险,举国百姓都会不安的,赵国建国未久,需要父皇镇守南都以定人心、安天下。”

    赵延昌沉吟了一会才说:“此次大战非比寻常,太子到底年轻,朕怕他镇不住。”

    俞宛秋琢磨了一晚上,已经大抵猜出赵延昌突然来此的原因。如果是南都的朝廷出现了危机,需要赵佑熙挥师回京,这么重大的变故,赵佑熙不可能不告诉她。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了:经过几个月的整顿后,朝廷的基本建制已经完成,日常事务的处理也走上了正轨。三省六部各就各位,各负其责。皇帝稍微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