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1 (第2/4页)
没有办法自我医治。 赵安并不认为自己有一己之力,能够解决这个倾全国之力都未能解决的问题。 他所关心的只是,在经济泡沫严重、经济结构偏斜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华夏农民的生存条件而已。 然而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只要努力,它便能够获得成功。起码在经济发展这个事情上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作为主管经济发展的领导人,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学术性官员,与宋桥教授又是多年好友,徐委对于国/家的经济形势十分了解,他说道: “不是国/家不发展农业,只是万事都有轻重缓急。想要在世界上立足,工业才是最紧急的事情。” 类似的答案,赵安已经听过很多次了,这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主流观念。权衡利弊,工业为重。 赵安可不是一个没有准备又愿意认输的人。 “其实国/家只要用力打击劣质食品,并且提高相关标准就可以了。市场会主动调节的。” 这就是赵安的基本想法,通过提高质量的方法来提高农业总产值。 为什么百姓手中有那么多的流动资金,国/家没有办法把它们集中投入高端技术领域的发展呢? 原因很简单,作为个体而言的人,进行产业投资是杯水车薪的,不仅容易失败,同时也难以获得回报。 又基于种种原因,华夏的股市一直未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并没能为高新企业募集资金。 在投资渠道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想要稀释人们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