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与其贱卖不如不卖 (第3/4页)
陈文哲沉默了下来,他是不是要给水平壶盖上一个印章? 只要做上“寅春”两个字,稍微做旧一下,最少也能够卖个三五万。 此时他倒是理解陈星辰的做法了,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制作高仿? “真看不上这三百块?你看看,这么一会儿,我就帮你卖出去了一百多把,这是多少钱?” “只不过是三万块钱罢了,我是没见过钱怎么的?一百把壶,你知道我要耗费多少心血?” “你这两个多小时,就制作了十二把,也没费多少功夫啊!” “呵呵,这泥巴是你给我做的?没有好的泥,能做出好的壶?做梦呢!不卖!” 反正有高仿兜底,陈文哲自然不会贱卖了自己的手艺,这样做,不止是对不起他,也对不起王寅春大师。 传承自王寅春大师的水平壶,跟他也只相差了个名字,他这绝对是大师级手艺,怎么可能贱卖? 他可不是凭空要价,坐地起价。 因为他知道,近年来,近代制作的茶壶,不管是紫砂壶,还是朱泥小壶,价格都在飞涨。 近年来紫砂壶民间收藏升温很快,由于部分民间资本的强势介入,以及市场炒作,名家作品价格涨幅巨大。 顾景舟的作品,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他是1996年去世的现代制壶名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制作的石瓢壶,一把壶的价格才380元左右。 之后九十年代涨到30万元,到2009年达到300万元,再到2010年竟然拍出1232万元的天价。 而与顾景舟同级别的砂壶大师,蒋蓉等的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