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6 (第2/4页)
人,跟周振华达成共识以后,租借了村委会的两个办公室改造成流水线。 然后就是初步员工的筛选方面了。 项骆跟项燕研究了好几次,这选人方面始终都是个难题。 项燕比较倾向于从前了解亲近的人。日常能相处好的,工作以后配合的也能更默契些。 可项骆觉得越是熟悉的人,就越是容易仗着熟悉占便宜。那些年长一点的,更是喜欢倚老卖老,用岁数当阅历指手画脚。不如找年轻力壮且性子温和的。 可项燕却觉得现在的小年轻多数吃不了苦。要是干两天嫌累就离开了,先前的培训就白费了。而且就算干长远了,小年轻脸皮薄,可能犯一点错说两句就直接撂挑子。万一再遇见心思活络的,过来偷师学艺回头自己做菌包卖,那就得不偿失了。 反正各自都有理,也相互说服不了对方。 项骆回头求助场外援助,问问祝炎的意思,而祝炎那边已经完全不拿这个当回事了。 夜里祝炎压下了项骆不老实的手,他谈事的时候一般不喜欢搞事,项骆倒是喜欢一边说话一边调戏人。所以二人躺在床上谈事的时候,往往还是一场“太极”推手之战。 “你说过去的条件那么优越,为什么创业的人却是极少数?” 项骆抓住祝炎的手捏着:“风险吧。如果没有各方面的基础的话,独立创业大概率会是失败,与其承担失败就会破产的风险,不如安稳坐在办公室里,这至少可以凭能耐吃饭,运气对失败的影响会被大大降低。” “这不纠结了?”祝炎道,“我之前就说过,只要你能提供无法替代的价值,那么他们就离不开你。这是职场的定律,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