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_分卷阅读1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4 (第3/4页)

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地方。

    连圣上的龙禁尉选人都是如此,况且别的,因此朝廷鼓励勋贵官员之子以科举晋身,可效果并不显著。

    因为毕竟不管文举还是武试,要与全国各地的举子比过后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而且要是得了成绩,旁人不说这是你的努力,只说全靠了家世;要是技不如人,那别人就会摆着一副早知道的模样,道果然是绣花枕头,连一帮泥腿子也比不过。

    像贾政前期这种屡试不第的,多半被人奚落过几次就放弃了。

    毕竟勋贵官员之子,便是不这般辛苦,也能安稳萌荫,为官一方。就算不想为官的,家中找一雄厚些的岳家,也能走马逗鸡逍遥一生,何苦自寻苦头?

    且自古以来,三元及第在常出现盛世之邦,现在出来一个现成的苗子,哪个君王会错过这种名声?

    因此就算这次得了会元的是别省的会元,状元之位多半也会落到他身上。

    贾家以军功起家,贾代善半辈子都志力于转武从文,上次儿子中举后到翰林院就受了不少刁难。

    索性贾政为人迟钝迂腐些,倒没觉得这是上司跟同事在为难他,只勤勤恳恳的做事,从不多加抱怨,旁人有为难之事也能慷慨解囊,多年下来倒也改变了别人的看法,甚至赢得了不少知交好友。

    更重要的是他受过顾老指点,他们也不敢狠磨,这十多年下来倒也算硬生生的磨合进去了。

    至于别家勋贵,受到的排挤更严重些,不说远的,光宁国府的贾敬就是个例子。

    贾敬比贾政还少年得志些,早早中举入了翰林院,但总受排挤,迟迟融入不进圈子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