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 一个电话号码 (第3/4页)
谢飞履职茅山县县长那一年,正是黄山要摘帽的最后一年。 为此,全县开了大会,动员全县干部职工为摘帽工作努力工作。 谢飞在会上公然表示,现在摘帽不合适。至少,茅山县还没达到摘帽的条件。 能评上全国性的贫困县,说明这地方的经济确实不忍卒视。贫困县的领导在外面确实没面子,但有实惠啊。 深谙这个道理的谢飞认为,黄山急于要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情有可原。因为摘帽才能体现出来他的政绩。 但谢飞知道,黄山上任之后,茅山县的经济结构并没得到实际的改善。相反某些边远乡镇比过去变得更穷了许多。 黄山摘帽的典型就是洪山镇,洪山镇这些发展确实很快。但只要往深处想,就知道洪山镇之所以发展得快,是因为搭上了镇内这几年同时有高速公路和高铁建设的快车。 谢飞的反对,让黄山勃然大怒。 黄山在会上拍了桌子,公开表示,谁阻碍茅山县摘帽,谁就是茅山人民的敌人。 摘帽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茅山县在连续迎接国家、省里市里的检查小组后评估后,摘掉了戴在头上的耻辱贫困帽子。在摘帽的庆功会上,黄山兴致勃勃地表示,从此以后,茅山人走出去也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了。 细心的人会发觉,在整个摘帽进程中,无论是国家评估小组,还是省市评估小组来茅山县检查工作,谢飞都无一例外地缺席。 最后的庆功会上,谢飞出席了,但自始至终他都没说过一句话。 谢飞不出席这些重要的会议,不知是故意回避,还是黄山有意不让他参加?至今不得而知。不过,老董说,每次上面来检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