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苏联星星 (第1/10页)
事实上,在很多年以前,人们就幻想着要飞向宇宙,登陆月球。 16世纪中叶,望远镜的发明,大量的天文观测,获得了有关行星运动和行星面貌等丰富资料。 到17世纪,一些作家将天文知识和推理虚构情节结合起来,撰写航天科学幻想小说,其中包括用火箭和利用太阳能等喷shè推进方式的月球旅行。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当属法国作家j.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环游月球》。 很多科学家都深受这两本科幻小说的影响,产生了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设想。其中就有齐奥尔科夫斯基、奥伯特等科学家就是看了这两本小说才萌发了研究火箭,去宇宙中航行的想法。 伟大的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有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的穿出大气层,然后便去征服整个的太阳系。” 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在俄国,父亲是护林员,母亲是工艺人,少年家境贫寒。在8岁生ri时,母亲送给他一本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还送给他一个氢气球。这两个礼物,在他的心里播下宇宙航行的种子。 无独有偶,出生在罗马尼亚的奥伯特,在11岁时,看了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绕月飞行》看过之后,被宇宙航行魅力所吸引。 他的父亲是医生,本来要让他学医,他却看了很多科技方面的书籍。他推算出:“飞向月球必须得有11.2千米/秒的速度。” 二次大战结束不久,满目战争疮痍的前苏联。就着手研究洲际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 也许是由于战后美苏对峙、冷战浓云密布的原因,当时的苏联zhèng fu对此十分重视。然而要搞导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