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政治产物下的电影节 (第3/4页)
电影节,最早创办于一九五一年,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其最高奖项是“金熊奖”。到后来一九九零年,东德人民议院决议东德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后,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才正式更名为柏林国际电影节,虽然少了一个字,但其所代表的意义却是非凡。 其创办的宗旨,用官方语言来说的话,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就是为了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而创办的。 当然,真是的目的其实是在二战结束后,美国驻德的文化官员,他们一心想要在冷战时期,美苏交界的欧洲分界点里,在西德的自由文明控制的地区,用被他们鼓吹的塑造的西方文明制度的电影节,以此作为向东德以及其身后的苏联控制地区,宣传反对共產主義的文化桥头堡。 换句话说,柏林这个曾经的东欧文化枢纽,一开始创办电影节的目的,就代表某种政治意义,成为西德民主复兴的象征的同时,也成为西方文明国家,倾销自己商业电影的好地方。 因此,从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诞生的第一天起,政治就是压倒性的主题,至少电影艺术交流完全不在考虑之列,这是一个完全的冷战产物。不过,这不是沃特所关心的,政治又如何,冷战又如何,既然从一开始就是政治产物,政治之下,所谓电影背后的腐败黑幕就一直存在。 既然有腐败,有黑幕,本来就是走后门参加的,现在不好好公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