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牵线搭桥 (第3/4页)
贤惠,而且识文断字,明辨是非,若能再为黄家留下香火,余生无憾。 刘琦又亲自去找邓母,说明两家情况,愿为二人作媒,邓艾若成为黄忠之子,学艺便是理所当然。 邓母虽坚贞明理,但也知道孤儿寡母诸多困难,又不知该如何报答刘琦和黄忠,便应承下来。 古代婚姻父母之命最大,更何况是刘琦做媒,汉代对女子的约束还不十分严苛,寡妇再嫁是常有之事,于公于私,邓母都无法拒绝。 二人都不想大肆张扬,刘琦干脆当日就为二人主婚,在祖祠烧香拜堂,摆一桌简单的酒席,便算礼成。 当天晚上黄忠洞房花烛,刘琦则和邓艾同榻而眠,第一次牵线搭桥,另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听着小结巴讲述他的童年,既辛酸又坚强,仿佛回到了自己在农村读书时的情形。 次日一早,黄忠精神矍铄,邓母换上丝绸衣衫,多了几分妩媚高贵,从今之后,她便是这座宅院的主人。 刘琦带着邓艾到府衙拜见杨俊,托付他用心教导,穰县学馆有一百多学子,由杨俊和两名门生亲自教导,足够邓艾学一阵的。 从学馆转一圈回来,黄忠已买来四名丫鬟、两名仆人,又雇了十几人清理院子,家里终于有了烟火气息。 安排好一切,刘琦让黄忠多住几日,顺便教导邓艾一些练武基础,等有战事的时候再派人来传。 成年人的世界彼此都懂,黄忠谢过刘琦,但还是亲自将他送到宛城,才折返家中。 此时的宛城军民同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