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6、人心不一 (第5/7页)
自立! 不然如何在名器上与把持献帝的魏武帝曹cao对抗呢? 前世的三国可是充分证明了,拥有大义之下的曹cao未来是如何的无往而不利,哪怕遭受赤壁之战这样的空前惨败,都能始终保持自家是最强的一方。 但这个自立既要尽快,却又不可cao之过急,否则就是授人以柄,王政并没有因为占得扬州二郡后便膨胀了,所以即便心里迫不及待的想要自立,想要摆脱“献帝”在名分上的压制,但此刻理智却还是让他赞同甘宁,和大部分人的看法。 此时自立,言之过早也。 只不过,这些王政并愿意对外人而讲,即便郭嘉极得他的赏识,极受他的看重,即便郭嘉入了系统,王政也不想将自己的心底彻底坦诚。 所以听到郭嘉的疑问后,王政也只是摇了摇头,没有直接回答。 “那主公是在想什么?” 王政想的自然是祢衡的分功之论了。 祢衡提议文武各半还可以理解,建言张昭为首功也可以理解,但是最后把功劳大部分归功到徐方的身上,却委实有点过于徇私了。 要知天军今年数场大战,虽然攻伐北海的灭国之战,动用的兵力规模最大,但若要说最重要的一场,其实还是击败孙策。 此战不仅消灭了一大强敌,令未来的东吴胎死腹中,其后夺取九江、庐江二郡这般顺利,也是因为在这一战让王政提前在扬州安插了人手,埋下了钉子,更获得了袁术的信任。 哪怕其他人不清楚孙策未来的成就,相信也能看的出来九江的价值之大,不仅幅员疆土,民生富庶胜过北海,要地位置的战略意义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祢衡难道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吗? 祢衡难道不知道单论这一战,徐方起到的作用其实不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