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_145、进退失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5、进退失据 (第5/7页)

战斗意志微微动容,“竟让这些野人这般效死?”

    “子义你说,这些山越若能化为我用,是否能组建一支强军?”他对一旁的太史慈道:“力气甚大,又善弓箭,最重要的还是这番胆色,着实过人。”

    自古选拔强军,必以胆色为主,甚至还要排在身材是否强壮,膂力是否便捷之上,再有膂力,再便捷,没有胆气、没有精神,难免就会“临敌忘其技”,功夫再高,无用武之地,杀不了敌人,有什么用?徒然成为累赘。

    这几条选兵的原则,平时也都是天军所遵从的,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故此,甘宁一眼之下,就看了出来,这“豫章山越”确实有其不同寻常之处,难怪威名赫赫。

    “能为贼驱,却未必适合我用。”太史慈却是不置可否,淡淡地道:“徐州彭城那边也有山越,末将听说之前彭城国相曾有提议纳山越为军的建议,最后却被州牧否决了。”

    甘宁闻言一怔,“这是为何?”

    “原因未知,但想来必有道理。”

    这是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赵宏(张饶的前军师)提过这个建议,但王政权衡再三后,并没有征辟山越入伍,而是化越为民,这并非王政觉得山越不宜为军,而是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其一,徐州并非多山地形,境内的山越势力也远逊扬州山越,实力弱了声音就小,这导致彭城山越自古一来就比较安分,在性格上不如扬州山越凶悍。

    其二,彭城本就因为曹cao的屠城而人丁不旺,与其从外部迁徙,不如把这些山越迁徙到平原,既解决了一个隐患,又能让良田不至荒芜,这岂非一举两得?

    其三,有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