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_110、慕名久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0、慕名久矣 (第5/7页)

议取吴县事。」

    底下正文这般写道:「启禀州牧,数日前,程普军放弃界河退回吴县,此为下下策也,半月内当可克复吴县,自古攻城,攻心为上,攻心为下,程普既欲困守,可先行围城,随后策反诸将,当可径取...云云。「

    前线诸将目前还称呼王政为州牧的,自然只有周瑜一人,这其实已是他传回的第二封条陈,在刚到曲阿不久,巡察完界河对岸的程普军后,周瑜便有了一封上书,对接下来的战事做出了分析。

    未

    来本会成为东吴大都督的周瑜认为,面对徐州军大举入境,且曲阿门户失陷的情况下,程普最好的应对策略其实是放弃吴县,主动逃走。

    至于中策则是死守曲阿界河,形成拒敌于门外的局面,而坚守吴县,却是下下之策,必将败亡。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这话乍一听颇为离谱,吴县乃是吴郡州治,更是孙氏的根基之地,岂有主动放弃的道理,更算什么上上之策?

    但今时今日的王政却是立刻领会真意,更是拍案叫绝。

    为何?

    主动放弃吴县,表面看起来不合情理,其实恰恰是程普眼下的最佳选择,也会对于征东的徐州军造成最大的麻烦,因为程普军无论兵力还是物力都远逊于徐州军,所以后者不怕前者坚守,也不畏惧正面相抗,一旦打起持久战拼消耗,就正中了徐州军的下怀,只有败亡一途。

    徐州军最害怕的,恰恰是前者从「困兽」变成流寇,放弃坚城,遁入山区,充分地发挥本地作战,熟悉地利的优势,和他们玩起捉迷藏来,这才是官军最头疼的。想打却抓不住对手,粮草供应又跟不上,时间久了师老兵疲,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