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2、别想溜 (第4/7页)
表身上: “没有图谋敌国的志向,而令人疑之,拙也。有图谋敌国的志向,使人知之,殆也,此两者举事之大患,我扬州既然缺粮,便做好了有敌来犯的准备,无论此辈是袁是曹,亦已为我所知,可知其‘殆’。” “刘公仁厚,料来没有谋我扬州的异心,若为拘守一粟,而要使得扬州生疑,是可谓‘拙’,甚至竖一国三面之强敌,此智者不取也。” 刘表沉吟不语。 周瑜又补充道:“曹cao觊觎南阳之心,世人皆知,如果刘公今日不借我扬州粮食,便是在曹cao之外,又徒然空竖起来了一个强敌。而如果您肯借给我扬州粮食,一方面既能使扬州为门户,北御袁绍,另一方面则再一次固守盟约,日后彼此间大可守望相助,共抗袁曹。” “如此一来,设若荆州有事,便如今日我扬州求粮的例子,您只需要遣派一个使者,匹马单车,驰入寿春,王州牧岂能会不投桃报李?凡有您之所请,必定无有不允!何为‘结远援’,这就是结交远处的强援!刘公既结交了远处的强援,又能做到内量国力,那么‘国削之患’自然而然地也就得到了消弭。是我为公计也。” “如果王政不敌袁曹而对公有利,刘公自可视若无睹,拘守米粟,然则刘公亦知,如今二家乃唇齿相依也,扬州有变的结果便是袁曹的势力再次壮大,彼辈的势力壮大,便代表进一步的威胁,...” 见刘表眉头紧锁,周瑜心知火候已到,当即长躬不起,柔声道:“瑜言尽于此,借与不借,助与不住,请刘公自决之!” 话音落地,偌大的殿堂之上,一时间陷入了沉寂安静,落针可闻,四角烛火飘摇,照见荆州诸人表情各异,有的惊然,有的赞叹,或者低首沉思,至于鲁肃和公孙竖却是眉飞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