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3、周瑜的顾虑 (第6/7页)
其咎,此物之主既是不才,吾等当齐心协力,取之以献其***也。」 至于他所谓的那个「真正的襄阳之主」该是何人,自是不问便知。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固然有理,然则圣贤的后一句,却是说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周瑜似笑非笑地看了鲁肃一眼,「你今使襄阳,莫是忘了所谓何事?此事若成,则寿春稳,不成,则形势堪忧,要事当前,还要莫要多空妄想才好。」 「话说回来,你到底有几分把握?」 相比王政和郭嘉等人的信心满满,甚至一开始就已考虑什么「买粮」或「借粮」的区别时,周瑜却是从知道此事的一开始,便对鲁肃表示了一定的担忧。 王政等人的乐观无非是两个原因,一则荆州承平已久,又是富庶之地,仓谷上肯定是充裕的,二则,刘表刚刚因为和王政联盟得了豫州四郡,算是拣了一个天大的便宜,于情于理,面对江东的求粮也该会欣然点头,最多是借还是卖的区别。 而周瑜的担忧也同样是两个原因。 其一,刘表不是王政,或者说如今天下的各路诸侯里王政这样对治下的掌控力极为夸张的才是异数,很多地方,其实是诸侯与世家共治的情况。 荆州亦是如此,甚至情况尤为严重,这导致在很多大事上,刘表是做不到乾纲独断的。 那么扬州问荆州借粮算大事吗? 当然算! 在如今的乱世,粮食几乎和兵卒,武器一样,所有的势力都是希望这类重要资源在手中越多越好,岂肯轻易予人,无论是借是卖。 因为出身的缘故,从得知此事的一开始,周瑜便想到了此节,他甚至连最大的阻力是谁已经猜到了。 那就是荆州的蔡氏和蒯氏两大豪族,前者以蔡瑁为代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